距離上一次更新又過去了許久,從這一篇開始突發奇想地想要用繁體來寫文,不爲什麽,好玩而已。
另外,用不同的文字來書寫就好像給自己換了口吻和個性,會寫出不一樣的感覺。(希望不是什麽人格分裂吧)
總之,這篇是要來記錄一下Ludum Dare 48的一些心路歷程。
算上2020年初半途放棄的Global Game Jam,這是我的第三次Game Jam了,應該也算是我難得全出力的一次。
報名參加了才知道LD原來還有投票選題環節,但是看著三四十個備選題目依舊腦袋空空,索性不想了。
開題當天,4月24早晨,醒來還躺在床上的時候就已經在手機上查了題目,Deeper and Deeper,愈來愈深。
這個題目之前看到的時候不是沒有想過,但當時也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概念,可能會構想立體都市之類的RPG。
仔細想想發現工作量確實巨大,畢竟自己是單人參加。(跑個題,比賽前在網路上發了找隊友的po,的確收到了不少人的聯絡,但後來覺得綫上溝通成本實在太高,於是作罷,講到底可能還是社恐吧)
所以所有涉及美術、場景的玩法統統不考慮,開始從機制去反推玩法,於是馬上又想到最近看的一部動畫,叫 來自深淵。
這部動畫的設定很特別,是那種 如果做成游戲一定超有趣 的類型。但 核心機制是什麽? 核心循環是什麽? 怎麽讓沒看過動畫的玩家搞懂? 確是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。
花了一整個上午的時間在思考,甚至中午躺下休息的時候也插著耳機聼來自深淵的BGM來找靈感,然後在下午宣佈放棄,另尋出路。
所以第二個想法是挖來Inception的設定,用一層套一層的夢境,來達成概念意義上的Deeper and Deeper。
由於已經浪費了數個時辰,所以一開始想到就馬上逼迫自己開始動手實作。具體的Gameplay就不展開細説了,總之嘗試了不少新的開發技術,怎樣也都算不虛此行了。
到了次日中午,基本的玩法框架就構建完畢了,剩下的就是添磚加瓦的工作,該做什麽怎麽做,其實心裏也早就有了規劃。
所以開始懈怠了一些,打著取材的名義,開始重溫了一邊Inception。
之後一路爆肝到凌晨,大腦已經僵住了,所幸游戲已經基本成型,於是開始配文本、UI、音效,之後還有餘力又做了個隱藏關卡。
凌晨五點,距離提交還有兩個小時,腦子逐漸回復清醒,但噩夢來臨。
心滿意足打包之後,運行時發現由於機器性能的影響,生成敵人的算法和回復能量的算法效果變得一團糟,於是急急忙忙改了個更簡陋的算法,可是其他大大小小的bug依然存在。
後來又折磨了好久,想著反正又不是不能玩,索性不再改了。上傳的時候又遇到問題,之前沒有用過itch.io傳過Web版的游戲,搞得很慌亂。
好在還是按時提交了,事後才發現原來主辦方是有預留多一個小時用來打包的,而且其實之後也一直能修改,總之沒有那麽嚴格。
其實本來也沒打算衝擊什麽排名,能夠順利完成就是勝利了,所以之後也就一直沒有再去關注,期間倒是有零零散散幾個網友來評論,如果你有想要讓你的游戲博眼球,那麽多多在LD的網站上發po和別人互動確實是個好方法。甚至比賽期間還有在twitch上播自己做游戲的實況的實況主,而且前半天的時間就已經做完核心gameplay了,不得不服吼。
這段故事總之大抵就是這樣了,我所製作的游戲也像鉄達尼號一樣不出意外地沉沒在汪洋大海,不過過程中的的確確有學習的新的實作技巧,也算是圓滿了。